3月6日,赢创宣布与国际化工投资者集团(ICIG)签署协议,将出售其超级吸水剂业务。该笔交易收购价格达数亿欧元,预计将于2024年中完成。
超级吸水剂指高吸水性树脂(SAP)材料,原材料是丙烯酸,下游主要应用于尿布中。赢创在这一领域产能全球第三,仅次于日本触媒和巴斯夫。该业务隶属于功能材料业务部门,2023年销售额8.92亿欧元,EBITDA约为5000万欧元。
三洋化成(Sanyo Chemical)近日宣布,将正式退出超级吸水树脂(SAP)市场业务,并会停止其位于中国南通的表面活性剂及聚氨酯树脂产品的生产。前不久,赢创宣布将SAP业务出售给国际化学品投资集团(IGIC)。与此同时,仍有不少企业在扩建,SAP行业洗牌期来临。
巨头纷纷退出
据统计,SAP下游消费中,用于生产婴儿纸尿片/裤占总消费量的70%。根据三洋化成的业务调整计划,其子公司SDP Global株式会社下的全资子公司三大雅精细化学品(南通)有限公司将被转让给江天化学。除此之外,公司还决议解散参与这些业务的相关子公司SDP Global株式会社、SDP GLOBAL(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和三洋化成精细化学品(南通)有限公司。
三洋化成在1978年实现了SAP的商业化生产,也是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生产的公司。从那时起,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SAP业务,特别是随着一次性尿布的广泛使用。2001年,公司成立了San-Dia Polymers株式会社,也就是现在的SDP Global株式会社。2003年,公司成立了三大雅精细化学品(南通)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日本SAP制造商。2018年,公司还在马来西亚成立了SDP GLOBAL(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三洋化成认为,SAP业务不太可能从不断恶化的盈利能力中恢复过来,但退出SAP业务将显著推进其投资组合转型。此外,由于SAP业务是公司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业务,退出该业务将大大推动公司在2030财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进展。
高吸水性树脂(SAP)产量逐渐增长
目前,高吸水性树脂种类逐渐增多。根据产品形态不同,高吸水性树脂大致可分为纤维状、微球状、粉末状、膜片状等;根据降解性能不同,高吸水性树脂大致可分为非降解型、可降解型等。
现阶段,我国高吸水性树脂产业链已经形成。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行业,提供脱盐水、氢氧化钠溶液、丙烯酸等原材料;中游主要为高吸水性树脂生产行业,负责不同种类高吸水性树脂的生产、制造环节;下游主要为应用领域,高吸水性树脂多用于生产女性卫生用品、婴儿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土壤保水剂、吸水防污涂料等产品,在卫生用品、医疗、工业、农业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从应用领域来看,卫生用品为高吸水性树脂的主要应用领域,其中,婴儿纸尿裤应用占比最大,为70.03%;其次为成人失禁用品,应用占比为16.98%;排名第三的是女性卫生用品,应用占比为9.02%。
近几年,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安全卫生意识不断提升,育儿观念逐渐发生转变,婴儿纸尿裤凭借其吸水性能优异、安全无害等优点,受到消费者喜爱,市场渗透率和使用频次逐步提升。再加上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成人失禁用品市场需求逐渐增长。在此背景下,高吸水性树脂作为生产婴儿纸尿裤和成人失禁用品的主要原材料,市场需求逐渐提升。
仍有企业扩能,行业洗牌开启
赢创和三洋化成等选择了退出,但该产业下游需求依然有增长空间,仍有巨头在布局。
日本住友2023年11月宣布拟投资1.6亿美元扩大其位于新加坡西部裕廊岛工厂的SAP产能,翻倍至14万吨/年,预计于2025年10月完工,届时总产能将达52万吨/年;巴斯夫2023年10月投资2500万欧元的比利时安特卫普Verbund工厂的高吸水性卓越中心投入生产,毗邻巴斯夫高吸水性生产基地;日本触媒2023年5月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了第三家丙烯酸工厂,以保障原料供应。
自2011年以来,我国本土企业在SAP生产工艺上取得较大突破,上海华谊、卫星石化、盛虹石化等一批石化类企业的进入使得生产厂家实现了由上游丙烯酸原材料至中游产品生产的全产业链布局,行业发展格局更加稳固。
企业包括宜兴丹森、台塑、山东诺尔、卫星化学、天津渤海石化、万华化学、华谊集团等,合计产能已超50万吨/年,规划产能近百万吨。其中,天津渤海石化2023年11月发布丙烯酸酯和高吸水性树脂新材料项目第一次环评公示。该项目拟投资22.5亿元,建设16万吨/年丙烯酸、5万吨高吸水性树脂等产能。2023年8月,万华化学年产3万吨高吸水性树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规划SAP产能50万吨/年。目前华谊在上海已有10万吨/年SAP项目投产、二期再规划10万吨/年产能;广西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75万吨/年丙烯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中还包括3套3.3万吨/年SAP装置,共计产能10万吨/年。
尽管产能和规模均持续增长,但国内SAP行业高端产品不足,市场外资企业垄断,低端产能过剩并占据主导位置,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议价能力差,技术水平与国际巨头存在明显差距。
丙烯酸下游新材料消费潜力大
SAP是丙烯酸重要的下游消费领域。丙烯酸80%的下游应用的就是丙烯酸酯和SAP,其中SAP应用占到近30%。长期以来粗丙烯酸都是用来生产聚丙烯酸与通用丙烯酸酯。聚丙烯酸产品用于吸水性材料、洗涤剂、分散剂和增稠剂领域。通用丙烯酸酯用于涂料,胶黏剂,纺织与塑料助剂领域。
资料显示,全球丙烯酸行业高度集中,前五大厂商产能占比高达56%,均为国际企业。
目前,全球丙烯酸前五大生产厂商均为国际企业,分别为巴斯夫、Arkema、日本触媒、陶氏化学和LG Chem。其中,巴斯夫丙烯酸占全球总产能的17%,排名第一; Arkema位居第二。其中巴斯夫与Arkema在中国均设有丙烯酸生产基地,分别处于南京和泰兴。目前国内丙烯酸生产企业共有16家,产能主要集中在头部7家企业,包括卫星化学、昇科化工、扬子巴斯夫、上海华谊、台塑宁波、万华化学和江苏三木,丙烯酸及丙烯酸丁酯的CR7分别为80%和82%。
除了SAP之外,丙烯酸下游其他新材料的增长潜力巨大。例如,ASA耐候性比ABS高出10倍左右。ASA生产商基本为全球知名的ABS生产商,2021年ASA消费量约40万吨,国内生产几乎为空白。ACM国内产能1万吨左右,已成为耐油耐热橡胶中比较重要的特种橡胶。AEM耐高低温性比ACM好,国内生产处于空白。
EAA、EMA、EBA、EEA、EMAA、EnBA都属于乙烯-丙烯酸系共聚物。在食品药品等软包装领域应用广泛,也用于电线电缆、钢铁涂料。目前只有日本三菱/杜邦合资一家工厂。国内需求全部依赖进口,年进口量在2万~3万吨。卫星石化与韩国SK合资4万吨/年EAA在建,二期签署合作。江苏斯尔邦5万吨/年EnBA处设计阶段。
文章来源: 新思界网,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45418.html
来源:贤集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