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欧洲机构就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SPR达成临时协议,由欧盟委员会制定关于特定产品分类的二级立法。在联合研究中心JRC的初步研究中,轮胎被列为优先产品。
欧洲轮胎和橡胶制造商协会ETRMA秘书长Adam表示,“如消息属实,轮胎纳入法规中将加强行业长期以来的承诺,使其产品更具可持续性,并为欧盟循环经济目标作出贡献。”
同时,该法规并未包括车辆等产品,引发了业界对哪种类型轮胎纳入法规范围的担忧,可能会导致在不同立法之间产生监管的不确定性。
2023年7月,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报废车辆法规ELVR》为车辆设定了循环经济等条款,已进入谈判阶段。目前,该法规只适用于乘用车和轻型卡车,意味着某些原配胎可能将排除在外。
此外,关于轮胎产品的滚动阻力、湿抓地力和滚动噪音等性能和特性法规已经出台,未来将有更多法规陆续出台。轮胎磨损限值目前正在欧7法规的范围内进行谈判。任何进一步的监管要求都需要考虑到这些性能,特别是与道路安全有关的性能。
与此同时,ETRMA已要求欧盟机构澄清并确认属于ESPR监管范围的轮胎类型,及是否包括原配胎或替换胎,避免双重监管。
欧洲轮胎市场陷入低迷
根据欧洲轮胎和橡胶制造商协会(ETRMA)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欧洲替换轮胎市场普遍陷入低迷。
在截至9月底的三个月里,尽管新汽车注册呈现积极趋势,消费者替换轮胎的销量同比下降了6%,卡客车轮胎的需求更是下降了7%。农业和摩托车轮胎市场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1%和20%。
ETRMA秘书长Adam McCarthy指出,市场低迷背后涉及多个因素的错综影响,其中包括原材料、能源、物流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这一通货膨胀的趋势导致需求急剧下降,可能带来库存的相应减少。
据了解,另一个问题是替换胎市场涌现了新的参与者,打破了市场的原有格局。新兴替换胎品牌正在竞相进入欧洲市场,这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出口市场寒气
中国轮胎面临生存危机
2022年,轮胎业内销市场不景气,出口成了轮胎厂的一大支撑,也造成了很多中国轮胎即使在国内疫情反复的背景下,依然能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很多轮胎企业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但欧美消费市场疲软,使很多以外贸为主的轮胎企业库存压力大,去库难度大。我国轮胎出口出现持续负增长状况,全年出口未得到有效改善,并呈现不断恶化局面。
海关总署月度统计数据显示,自2022年8月开始,国内轮胎企业的轮胎出口数量直线下滑,不断走低。致使2022年中国累计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55255万条,数量同比减少6.6%。伴随着12月份中国疫情好转,出口数量才有明显好转。
我国是轮胎消费和出口大国,轮胎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生产的一半以上轮胎都需要出口到海外,国内很多轮胎企业都主打外贸,尤其是轮胎企业众多的山东,大部分轮胎均卖到了海外。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轮胎企业优胜劣汰
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缓慢,欧美国家面临衰退风险,轮胎出口或难得到有效改善,伴随着国际大牌轮胎裁员过冬,中国轮胎企业尤其是以外贸为主的中国轮胎企业,2023年则面临生存压力。
比较庆幸的是,近几年中国市场和欧美市场趋势正好相反。2020、2021年全球疫情蔓延的时候,中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成为全球轮胎为数不多的安全生产地。
2022年国内疫情反复、国内需求持续低迷下,全球疫情放开经济复苏,外贸轮胎需求大幅度增加,为国内轮胎工厂成功输血。
面向2023年,在外贸市场面临挑战时,国内疫情放开后经济迅速恢复,2023年的轮胎销售,国内市场将是一个很大的亮点。
同时,2023年欧美市场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居民消费能力大幅度降低,质优价廉的中国轮胎,将会更容易打动欧美人民,优秀的中国轮胎企业将会在新的一年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37185.html
来源:贤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