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这家企业的生产车间,仿佛置身于一座都市花园——挑空设计让车间明亮舒适,5.5万平方米的工厂巧妙地分为三部分,左右两侧是生产车间,中间区域则是员工休闲空间,设有咖啡吧、台球室等,整个厂房融为一体,绿植星星点点,中间是泉水叮咚,两侧传来机器的轰鸣……
这座别具匠心的工业花园,就位于苏州昆山的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由法国设计师打造而成。萨驰成立于2009年,近年来已成为行业瞩目的黑马——全球极少数、国内唯一自主研发并掌握智能化子午线乘用轮胎一次法成型机技术的企业,今年成为江苏省隐形冠军企业。
成型机是轮胎行业的核心设备。在萨驰车间,可以看到,一台“半钢子午胎智能化一次法成型机”正在生产汽车轮胎,材料进入成型机后,只需片刻,一个个胎坯就被“吐”出。这些胎坯经过硫化工艺后,就变成半钢子午胎成品,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轿车外胎。
当初创业时,董事长张英姿为何投身橡胶机械行业?10年间,萨驰如何从一个新生儿成长为业界巨人?张英姿今年40出头,她身上既有创业者的闯劲,也有成熟企业家的魄力。
大学毕业后,学商务英语的张英姿曾在上海一家外企就职。她笑谈,“从祖辈开始,我们家族就在橡胶机械行业打拼,长辈们希望家族年轻人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传承和突破。”2006年,张英姿辞职回到家族企业,于2009年开创萨驰。
甫一创业,张英姿的战略定位非常高——萨驰一定要在橡胶机械行业中走在全球前列!张英姿意气风发:“我们家族已在这个行业经营多年,这给了我勇气和信心。从创立开始,我们的产品研发对标的就是全球最高标准,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第一!”
作为轮胎制造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关键核心装备,长期以来,高端成型机市场一直为国外厂商所垄断。萨驰经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先后成功推出标准一次法、智能化一次法机型,填补了国内空白。张英姿说:“特种装备的研发投入高,需要多年沉淀,从第一代产品到现在,我们经历了数次技术迭代。做实体,一定要踏踏实实。”
抓住风口,是萨驰获得飞速发展的原因之一。10年前,轮胎制造厂家对智能装备的需求不高,当时的轮胎制造业是资本密集、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主要以规模取胜,很少有企业花钱买智能装备。到发达国家考察后,张英姿意识到,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智能制造必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风口。张英姿下定决心,研发轮胎厂未来需要的智能装备!随着下游轮胎企业转型升级,轮胎厂对智能全自动成型机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几年,提前布局站上风口的萨驰也进入发展快车道。
人才和科研投入则是萨驰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从2009年开始,历经3年研发周期,投入上亿元研发资金,2012年,萨驰的一次法成型机正式推向市场。张英姿坦陈:“当时我们的技术团队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投入这么多资金给一群年轻人搞创新,这在民营企业并不多见。但大家都铆足了劲儿想干一番事业,价值观高度一致。还记得第一台设备出厂前,从公司高层到基层一线,大家几个通宵都没合眼。正是这股‘精气神’,成就了今天的萨驰。”
在张英姿眼里,人才不仅包括高科技人才,也包括一线员工,工业花园的设计就饱含对一线员工的关怀。张英姿说:“欧美的制造企业在工业设计上理念超前,现在的年轻人对工作环境要求非常高,我们的一线员工虽然干的是蓝领的活儿,但享受的是白领的工作氛围。当然,企业环境好,也是一种‘工厂营销’,企业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产品上,对客户来说,好的企业环境更值得信赖。”
现在,萨驰已成为民族品牌的一张名片。张英姿说:“走到现在,我觉得肩上所担负的不仅仅是家族使命,更有民族使命!未来,萨驰将努力为更广泛的制造领域提供智能工厂技术和服务,力争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许海燕
【专家点评】
纵观萨驰的发展历程,企业领导人的雄心和战略眼光是企业快速发展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企业的掌舵人,张英姿预判准确,紧抓橡胶机械行业智能化的风口,带领年轻团队进行艰苦的创新攻关。这当中,既体现领导者实现目标的决心、勇气和毅力,也展示领导者激励他人的魅力。
作为年轻的企业家,张英姿和上一代的区别在于,具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广阔的国际化视野以及由此而来的成熟练达。作为女性领导者,张英姿拥有女性的细腻,虽身处制造企业,但是工厂设计堪比都市花园,这其中,既饱含对一线员工的尊重,也体现工厂营销的先进理念。(王树华(省社科院社会政策所副所长、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