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总体还是处在回稳的过程,个别指标月度可能会出现波动,出口转正将很大可能出现在8月、9月及10月这三个月中。如期公布的前7月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降幅,以及出口降幅都比上半年的数字有所收窄,但进口降幅却进一步扩大。
不过,海关总署公布的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在连续两个月回落后有所回升,表明四季度初出口压力有望减轻。与此同时,7月份的发电耗煤量数据同比创2014年以来的新高,这说明进口同比下降并不能明确指向工业疲软。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指出,总体来看外贸形势处在回稳波动的阶段,目前还无法判断回升的态势是否已经确立,但如果出口能在下半年出现增速“转正”,以及铁矿石和原油价格持续回升的话,外贸对于整个宏观经济负面效应将被压缩,会产生正面的效应。
中美贸易下降4.8%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2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其中,出口下降1.6%,进口下降4.8%,贸易顺差扩大8.7%。7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下降0.9%。其中,出口增长2.9%,进口下降5.7%,贸易顺差扩大34%。
在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高级研究员周世俭看来,外贸总体上看还是处在回稳的过程,个别指标月度可能会出现波动。出口转正将很大可能出现在8月、9月及10月这三个月中。
从总体形势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在主要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及贸易先导指数上均出现了一些变化。
首先就是今年以来,中日进出口首次出现增长,数据显示,日本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总值为9835.7亿元,增长0.8%,占外贸总值的7.4%。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4697.8亿元,下降0.2%;自日本进口5137.9亿元,增长1.7%。
在分析人士看来,中日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互补性,中日贸易现在朝着正常化的方向正在迈进。值得注意的是,前七月中美贸易同比下降了4.8%。
其次是大宗商品进口量持续增加,但是进口价格仍然出现波动回升的趋势。其中,进口铁矿砂价格呈现回暖趋势,1-7月进口均价同比下降13.3%。原油价格也出现缓慢回升态势,进出均价降幅由之前的超过30%回升到1-7月的下降29.6%,不过原油进口价格在8月初期出现波动。同期,煤、成品油、铜的进口价格降幅相比上半年均有所缩窄。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李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大宗商品价格主要是反映世界经济形势。现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好,整体需求会比较疲软,大宗商品价格依然还呈现低位徘徊的态势。
此外,海关总署公布的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在连续两个月回落后有所回升。数据显示,7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3.8,较上月回升1.1,表明四季度初出口压力有望减轻。同期,中国出口经理人指数、新增出口订单指数、经理人信心指数均出现回升,企业综合成本指数从29回落至28。
海关总署的分析指出,三季度中国出口再度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四季度初出口压力有望减轻,未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外贸新增长点出现
尽管中国对外贸易下降的趋势没有改变,但在分析人士看来,外贸形势仍然较为复杂,对于整体的宏观形势不宜过于悲观。
李健指出,目前来看,外贸在调结构上还是有相应的变化,一个例子是,中国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商品竞争优势越来越弱的情况下,大型成套设备或高新技术产品的优势正在逐步形成,类似这样的变化统计数据可能并不会真正反映出来。
李健认为,外贸的发展还是要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与供给侧改革相结合,培育新的竞争优势,通过加快技术进步、研发,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来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部分省市外贸已经出现了由负转正,说明调结构还是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民企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近期也表示,中国跨境电商贸易、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正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下半年稳增长,消费是基础,投资是关键,要创造更多条件刺激消费,但这也是个漫长的过程;短期还是要通过PPP加大投资对冲,若稳增长政策执行到位,对三季度经济增长6.7%还是有信心的。
周世俭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外贸的负面整体而言不会太大。下半年由于工业部门生产要高于上半年,预计全年实现6.6%左右的增速问题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