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以来是克劳斯玛菲(KM)集团的重要市场,被中国化工集团收购之后,这里也将成为重要的决策中心。该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Blatt近日接受了《塑料新闻中国》专访,讨论了该集团在中国的运营和增长计划。
问:KM集团2015年在中国的业绩如何?
Blatt:2015年表现不错,增长不匪,但并非所有细分领域均如此。不过,对于整个公司来说,增长将从2015年持续到2016年。汽车和建筑行业肯定是两位数的增幅。
也有些领域在放缓,由于我们分散在多个市场和客户,从公司整体来说可相互弥补。过去两年,饮料包装行业有所放缓,但我们发现正在重拾升势。电子行业的发展也相似,曾经有些减速,但现在又开始增长。汽车行业保持强劲发展。
中国的产品质量在改善,我们从中受益匪浅,特别是在汽车行业,正从追求廉价产品转向更加可持续化、个性化和优质的产品。总而言之,市场朝着我们认定的方向在发展,更高端,更加自动化。我们发现(也许不适用于每一个行业),中国市场正转向我们的优势领域。
问: 中国化工即将并购KM,会对运营产生怎样的影响?
Blatt:收购即将完成,不会对运营产生影响。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化工是家庞大的企业,将给我们带来中国和亚洲的更多客户和市场。收购将帮助我们公司比过去更快地增长。中国化工会把他们的部分资产并入KM集团,扩大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和活动。详细方案正在拟定中,最终结果还有待讨论。公司规模肯定会变大。
我们现有的组织架构中,有个比较宏大的增长计划。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引入新产品,今后几年还将继续引入新产品。不管新公司如何整合,我们都会独立地遵循增长策略推进业务。
问: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贵公司有影响吗?
Blatt:我们的增长率还是两位数的,所有权变更后,我们仍会保持增长。媒体报道让大家感受到中国市场的门开得小了,这也许是对的。市场本身在变大,但开的门正在变小。我认为成功需要专业化,需要能够在竞争中胜出。对于公司而言,只要行动正确,仍然能够获得大块的蛋糕。我认为这会影响那些无法在市场中差异竞争的随大流企业,他们会面临严重的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做独特的自己,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创造价值,致力于客户需求,坚守承诺。
问:KM的中国市场与集团的其它市场有何差异?
Blatt:中国市场高度细分化。有些细分市场在世界其它地区几乎没有业务了。某些细分市场的客户根据预算提出需求,但其它地区则不会。很多中国客户采用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 )方法,但也有些市场主要是预算驱动的。
我认为这对新投资来说是大利好,我们的投资方在财务方面极有优势,能够从财务上支持我们的销售团队,所以,如果我们面对的是预算很紧的客户,那么有了中国化工的新投资,我们就能从财务上支持他们了。
我们是德国公司,在中国运营,所以我们必须很好地调和。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客户体验到德国质量和德国品牌的承诺,但同时由中国人主导。对我来说,在公司内交流的最重要原则是信任。在中国公司内,我们关注内部及与外部客户的和谐相处。让他们体验到是在和德国公司合作。
西方公司在中国的主要挑战是传输专有知识。我们的德国和瑞士同事向中国同事传输专有知识,中国同事必须一致行动,该过程才能完成。中国同事的文化不同,语言不同,需要双向支持,我认为这是公司成立和成长的关键因素。
信任的构筑需要时间,需要分阶段建立。我最近听到一个说法,信任有点类似于链条,是一段段建立的,如果其中有一段断裂,整个链条就会断裂,那样就得从头再来。如果步骤恰当,就可建立成长起来。
问:能否谈谈KM集团的中国发展策略?
Blatt:我认为,过去几年我们公司内部逐步建立起稳定性,从德国和瑞士转移专有知识到中国公司是一个稳定的过程,同时也在显现出良好的成功率。从客户对我们的服务和产品质量反馈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从这方面说,公司进展良好。至于与中国化工的融合,我们从不同的层次出发,在产品要求和公司内部流程等方面会面临全新的挑战。
公司内部确实有战略性的计划,关于人员和产品的开发等。目前稳定性不错。对于目前的公司,我们必须关注我们的品牌:KM、KM Berstorf 和Netstal,公司融合方面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发展策略正在规划中,都在准备中。
有一点很重要,我们正为客户提供一个界面,通过该界面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沟通。我们总部提供的支持是临时的,中国同事直接与客户联系,他们需要接受专有知识,负起责任来。我认为这是过去几年我们公司的变革重心,中国同事在与客户交流时权限更大。他们接受来自德国和瑞士同事的支持,但德国和瑞士同事负责向中国同事传授专有知识,中国同事正发展并担负起职责。
我们在中国的主要细分市场领域几乎都是排名第一的,最少也排名第二。我认为这一情况会保持。我们服务的市场是真正高端的市场,我们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最优质的服务。
(来源中国塑料机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