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中国第一家橡胶企业广东兄弟树胶公司成立。这标志着中国橡胶工业诞生。1934年10月,上海大中华橡胶厂开始在自行车轮胎生产的基础上试生产汽车轮胎。这标志着中国汽车轮胎工业诞生。2006年,中国轮胎年产量达2.85亿条,超过美国2.23亿条轮胎年产量。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轮胎生产国。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说:“从此,中国一直保持这一优势,连续10年居世界各国轮胎年产量第一位。”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轮胎出口国。2014年,中国出口轮胎1.81亿条,占国内总产量的44.9%。尤其可喜的是,近年来,子午线轮胎逐步成为中国轮胎工业主导产品。“十二五”期间,中国轮胎的子午化率从85%逐步提升至90%。
但是,中国轮胎行业在智能制造这一方面还有待加强。2014年,中国前十家轮胎制造商的销售总额大约只有178.7亿美元,远不及日本普利司通独家260.45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大多数轮胎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管理粗放型企业,以价格战和规模化经营为主、“两化”(信息化、自动化)水平过低。
国外先进轮胎企业都有高端制造技术。比如米其林C3M技术、大陆MMP技术、固特异IMPACT技术、倍耐力MIRS技术、邓禄普数码轮胎技术。 这些高端制造技术依托各具特点的高端装备。比如米其林的特种编织机和挤出机、固特异的热成型机、倍耐力的多组挤出机配合遥控机械手,中国轮胎行业在智能制造上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国现在对智能制造已经越来越重视起来,“十三五”规划将助力中国向轮胎工业强国迈进 。
随着轮胎产品走出国门,一些轮胎企业纷纷在国外建立工厂,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开拓国际贸易市场,赞助国际重要赛事。中国轮胎行业一些大型企业还进行内部改革,不断调整经营结构,构建企业集团化体制和多元化发展框架,显著提高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国轮胎产业还拉动世界橡胶原辅材料、机械装备、循环利用和物流等相关行业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