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各行业各业都在努力的、积极的适应这个快节奏发展的时代,当然,橡胶机械行业也不例外。但近年来,在行业运行环境和政策压力下,中国橡胶机械行业发展步履维艰。自2014年始,行业进入滞涨阶段;201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及利润呈两位数下降,创新世纪以来最大降幅。那么,国内橡机行业该如何突破重围?在“走出去”过程中,企业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呢?
实施国际化战略成必然
“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期,轮胎行业结构性过剩明显,预计今后数年橡胶机械的需求将大量降低,产能过剩矛盾也将日益突出。中国橡胶机械企业唯有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才能拓开需求市场,缓解供需矛盾,保持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橡机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洪波说。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郑江家表示,中国橡胶机械行业必须加大国际化经营步伐,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当今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从国外经济形势看,近两年,全球经济出现持续性震荡下滑,欧美发达国家增速放缓,新兴经济体增长乏力。作为与基础工业紧密相关的轮胎行业也进入了下行轨道。
2015年上半年,超过半数的轮胎巨头出现产量下滑,轮胎价格持续下降。不少国际轮胎企业更加重视保持技术的先进性,进行老旧工厂的技术提升,而对于投资新项目则慎之又慎,全球轮胎行业已进入发展的新常态。
而从国内环境看,随着中国经济速度放缓,基础投资减少,特别是美国等国家的反倾销措施使得轮胎出口遭受重创,中国轮胎行业更是进入了发展的寒冬,轮胎结构性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
国内订单严重不足
据相关统计资料,2015年上半年,国内主要轮胎生产企业开工率不超过70%,全钢和半钢轮胎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6%和13%。东营地区数家轮胎企业倒闭或经营出现严重困难。轮胎行业不景气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据了解,2015年,国内几乎没有新上的轮胎项目,2014年规划的多个项目也处于暂停状态,进退两难。
此外,金融机构对轮胎行业实行收紧政策,投资项目很难获得融资,轮胎企业现有的资金主要用于维持经营,不敢贸然进行投资。国内投资项目减少,使得橡机行业订单严重不足。初步预计,2015年,橡机订单下降幅度在50%以上,销售额下降20%。
“从需求看,中国橡胶机械结构性过剩非常明显。但从全球市场需求来看,海外市场的橡机订单完全可弥补中国橡胶机械订单的不足。”业内专家表示,世界轮胎巨头每年都会有计划地进行轮胎项目的投资,尤其是米其林等世界轮胎巨头现自身不生产设备,在全球性采购机械设备,这将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据欧洲橡胶杂志调研,2015年以来陆续宣布的轮胎投资项目数十个,总投资在100亿美元左右,这其中大部份用于轮胎设备采购。此外,米其林等轮胎巨头在上世纪70年代上的许多轮胎项目,其设备大多达到使用周期极限,需要更新换代,这将产生较大的橡胶机械市场需求。
此外,新型国家如印度也正在加快轮胎工业的子午化,其对橡胶机械需求强劲。而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中国正实行“一带一路”战略,国内已有6家企业在海外建立轮胎企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泰国、乌兹别克斯坦正加大轮胎投入,这些项目都需要橡胶机械设备支撑。
“中国橡胶机械现在出口交货值不到总销售额的20%,如果中国加大国际化经营力度,出口交货值完全可达50%以上,这就能解决中国橡胶机械产能过剩的矛盾。”张洪波表示,中国橡胶机械生产企业必须进行战略调整,改变目前过分依赖国内市场的局面,将视野扩大至全球,着眼于全球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这样才能更好更长久地生存下去。
未来中国橡胶机械行业的必须要“走出去”,也就是迈向国际化发展的步伐,这是打响中国橡胶机械企业品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必要的方法。
(来源轮胎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