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突飞猛进,某些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另一方面,轮胎标准的制定却严重滞后。据悉,在2万多项ISO国际标准的制定中,中国立项的只有300多项,正式发布的仅有170多项。不掌握话语权,就只能按照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来玩,吃“哑巴亏”就成为包括轮胎在内的一些行业的家常便饭。
提升标准成中国轮胎难事
针对中国生产的轮胎,近年来,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都是动作连连,在噪声、刹车距离等指标上不断提高标准。一些企业光送到国外检测的费用,每年就在几千万元。对此,山东轮胎橡胶行业协会会长张洪民表示,这是国外同行利用自身掌握的标准体系,变相压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
“不管是欧盟的REACH法规还是标签法,还是美国的相关认证条件,实际上都是通过设置标准和技术门槛来控制你。他们在引领这个行业发展,却牵着你的鼻子走,让你跟不上。”张洪民说。
目前,中国的轮胎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但执行的标准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行业整体在低层次徘徊。为了向国际看齐,早在几年前,山东就酝酿出台轮胎行业的绿色标准,但由于阻力太大而搁浅。这最大的阻力恰恰来自行业内部。
据山东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处长郭大雷介绍,按照现行体制,标准的提升需要大部分企业点头同意。对于山东200多家轮胎企业而言,技术领先的恨不能举双手赞成,但技不如人的却坚决反对,更有甚者,有时是技术领先的和落后的企业一起投反对票。
张洪民说:“你采用一个太先进的标准,业内很多人要反对,同行不接受。好企业说太低,一般企业又说太高。因为如果我没有这个技术你却写进去,那你等于一下子把我给淘汰了。”
国家标准成最低门槛
标准被形象地比喻为切割市场蛋糕的一把刀,企业寄希望于刀把儿能掌握在政府的手里,好多些公正。遗憾的是,相关部门并没有当好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恰恰是在标准制定这个问题上缺乏标准。
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黎燕介绍说,目前代表中国水平的国家标准,恰恰是最低的门槛。“国家标准它就是个准入线,既要满足北上广,也要满足陕甘宁,比较落后的地方跳着脚也能够得上。”
郭大雷则认为,标准迟迟得不到提升,说到底还是利益在作祟。“仅仅是国家标准委的事吗?那不是,后面还有公安部,还有工业部,还有商务部。不光是企业的利益,还有地方的利益,都有。山东有多少家生产企业,还得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实际。”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辛大楞博士认为,随着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生效,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国门的门槛在降低,一些行业标准必须相应提高。否则,面对国外优势资本和技术的冲击,中国企业将会十分被动。
“对企业和政府来说,你总不能局限于一个小的市场,一个省的市场,一个市的市场或者一个国家的市场。因为你总要走出去,往产业的上游去走。如果你自己的企业标准都不统一,或者参差不齐的话,外国企业进来之后,立马会占据这个产业的最前沿。”辛大楞博士如是说。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实际上将发展方向锁定为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先进的标准可以成为创新驱动的引擎和动力,而落后的标准,必将成为供给侧改革的绊脚石和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