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机械是橡胶工业的基础。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橡胶机械制造大国。如今,中国橡胶机械企业不仅占据全球橡胶机械企业36强中的17席,软控股份更是雄踞第一。中国橡胶机械真正挺起了橡胶工业的脊梁。
橡机大国名副其实
30年前,我国橡胶机械尤其是子午胎装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产品出口基本为零。现如今,通过对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及创新,我国橡胶机械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并与国际接轨,正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可以说,中国橡胶机械的发展是一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历史。
回首往昔,我国橡胶机械产业经历了生产恢复时期、过渡时期、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发展四个历程。其中前两个历程主要实现了我国橡胶工业从无到有,而橡胶机械行业真正快速发展主要是在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阶段。
消化吸收时期是指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较大规模引进橡胶机械并进行国产化攻关,使我国子午线轮胎装备基本满足子午线轮胎的需求。自主创新发展阶段主要指21世纪以来,我国通过实施载重子午线轮胎成套设备及工程子午胎关键设备国产化项目开发,推动了橡胶机械产业快速发展,并初步具备子午线轮胎交钥匙工程能力,生产能力和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当前,我国橡胶机械年销售收入达到130多亿元,占全球份额3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橡胶机械大国。《欧洲橡胶杂志》刚刚公布的2015年度全球橡胶机械36强中,中国企业占17席;在10强中占据5席,其中软控股份名列世界第一,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了世界橡胶机械产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我国橡胶机械销售收入连续十年位居榜首,这也充分展示了我国橡胶机械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且,我国橡胶机械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正向世界橡胶机械强国挺进。
产品齐全体系完善
目前,我国橡胶机械行业有橡机企业300多家。这些企业大多具备多种产品生产能力。其中,生产平板硫化机的厂家最多,其次是开炼机和挤出机等。我国橡胶机械生产商分布广泛,几乎遍布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同时'群聚效应'非常明显,总体可分为九大区域:桂林地区、大连地区、以无锡常州为中心的江苏地区、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地区、呼和浩特地区、北京天津地区、上海地区、以宁波为中心的浙江地区、广州地区等。
中国橡胶机械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橡胶机械体系,完全能够满足我国橡胶工业发展的需求。益阳橡塑机械及大连橡塑研制的大规格密炼机、桂林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研制成功的四复合挤出生产线、软控股份公司及北京贝戴科技研制的动平衡试验机、天津赛象科技股份公司研制的大角度裁断机、桂林橡胶机械厂研制的5000硫化机等大批产品都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同类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特别是液压硫化机、全钢载重子午胎成型机等实现产业化,让我国具备了全套子午线轮胎设备的生产和研发能力。
我国橡胶机械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橡胶机械行业共有30多个产品列入国家级重大新产品计划,5项产品列入国家级科技兴贸项目,10多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行业内共获专利授权2000余项,桂林橡胶机械厂、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企业被列入全国企事业专利工作试点单位。软控股份公司获批准成立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橡胶机械行业内有4个单位被授予国家级技术中心称号,两家单位曾获得中国名牌称号,3家单位曾获国家免检荣誉。
提升橡胶工业竞争力
橡胶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挺起了我国橡胶工业的脊梁,为轮胎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资保证。随着我国橡胶机械生产水平及产能大幅提高,国外橡胶机械制造商也不断降低其产品在华售价,大大降低了我国轮胎项目的建设成本,从而加快了我国子午胎的发展。
据统计,我国过去建设年产30万套全钢子午胎的轮胎厂设备投资需6亿元,而现在2亿元左右就够了。过去上一条年产100万套的半钢生产线需2.5亿~3亿元,现在只需设备投资1亿~1.2亿元。初步估算,国产橡胶机械的发展为轮胎企业节省设备投资平均每年在90亿元以上,我国轮胎工业的子午化进程提前5~10年。与此同时,橡胶机械整体水平的提高也为我国轮胎质量提供了保证。性价比较高的国产橡胶机械降低了我国轮胎工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其 国际市场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橡胶机械创新主要集中在提升裁断机等'独生子女'设备的稳定性,并开发全套子午线工程胎尤其是工程巨胎设备。现在我国已打破国外子午线工程巨胎技术及装备封锁,成为世界上少数具备制造巨型工程子午胎能力的国家之一。
中国橡胶机械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世界著名轮胎制造商的吸引力,促使我国逐渐成为世界轮胎制造中心。在轮胎公司的设备采购招标中,硫化机、小型密炼机等机群式产品基本清一色是我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