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皮草鞋,收废轮胎,生产三角带,上世纪80年代,三门橡胶产业一片火红。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及产业升级换代,许多家庭作坊纷纷退出历史舞台,部分有实力的橡胶企业在新一轮的“洗牌”下生存下来,并渐渐驶入发展快车道,浙江三维橡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这家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橡胶企业,位于三门县沙田洋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达18万平方米,目前年产值为9.88亿元,V带销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居第二位,输送带居第五位。
从家庭作坊式的纯手工生产到大规模的智能化生产,从单一的V带生产线到同时拥有V带和输送带两条生产线,从高端客户不稳定到赢得以邓禄普为代表的世界500强企业的青睐……“三维橡胶”在发展变革中实现了一次次跨越,成为了行业佼佼者。
机器换人 释放科技红利
这些天,浙江三维橡胶制品有限公司V带生产线的裁布车间里,工人们紧张地操作着。每条三角带布条的抓取、搭接、按压,需手脚并用才能完成。而车间另一侧,这一道道程序全由机械手代替。“只要事先在智能自动胶布粘连系统上设置好裁断宽度,裁布机即能自动操作。”工人马雷英边操作系统边告诉记者,原来每人操作一台裁布机,现在每人可同时操控3到4台,而且工作强度低了不少。
据了解,这个车间原来共有42名裁布工。如今,同等产能下,裁布人数减少了60%。这种新型DBC智能裁布机,相比传统的手工操作,搭接精度更准确,布头搭接长度公差由3.0毫米变为1.0毫米,布头搭接公差由2.0毫米变为0.5毫米。
除了裁布工艺,公司对V带板线切割分条的机器也作了“更新”。在此车间工作了13年的王尚和告诉记者说,每条胶带都需切成7根线,1天要切6000多条,以前的人工切割法,极易发生工伤事故。采用人机交互功能和机器视觉技术后,一人可同时操作2台,不但效率提高了,还可避免工伤事故。
初尝机器换人甜头的“三维橡胶”,接下来还将对生产线中的衬胶、包带、硫化等工序的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整个项目总投资3656万元,计划到2016年年底完成。完成后可节省用工149人,增加产值2亿元,增加利税5345万元。”公司董事长叶继跃说。